北交大致3死实验室爆炸,敲响实验室安全警钟!
12月26日上午9:30左右,北京交通大学一实验室内发生爆炸引发火灾,3名参与实验的研究生遇难。
事故为高校实验室安全敲响警钟,事发后,北京、广东迅速开展高校消防大检查。发生事故的试验到底是怎样的试验?如何保障实验室安全?
北京广东开展高校消防安全检查行动
据北京消防通报,12月26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学生在学校东校区2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现场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10时20分,火情得到控制。
北京交通大学的后续通报称,经初步核实,3名遇难者为研究生,事故原因相关部门仍在调查中。通报表示,学校已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将全力做好善后事宜,并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事发后,高校实验室安全引发关注。
据中国网报道,26日晚,北京市海淀区消防集中力量对全区41家高等院校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会诊式消防夜查行动,重点对学校实验室、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以及家属区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
12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也进行紧急工作部署,对各地各校提出要求。
据广东省教育厅微信公号发布,广东教育厅要求对学校所有实验室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检查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是否合格并处于良好状态,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特别是涉危险化学品、毒麻类、生物类、核辐射类等重点实验室要确保万无一失。
广东教育厅要求,同时对实验用药品、制剂、原材料等储存场所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并且加强对师生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将安全教育作为实验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每次实验前必须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广东教育厅还要求,健全实验室各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实验师生进行应急演练。
是什么引起了爆炸?
专家分析出事故的实验
引发此次事故的试验是怎样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今年1月刊登的论文《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现状浅析》介绍,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黑色或者黄褐色的带有恶臭气味的液体,在垃圾填埋的过程中以及填埋完成后产生,来源主要是垃圾自身含水和大气降水降雪等。由于垃圾中的成分复杂,垃圾渗滤液水质的特点之一就是污染物含量很高,而且往往含有生物毒性。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汪晓军12月27日向澎湃新闻介绍,垃圾渗滤液是非常难处理的废水,原因之一是氨氮浓度特别高,脱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氨氮,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吹脱法、生化法、鸟粪石沉淀法。
汪晓军说,吹脱法是一种物理处理方法。通过投加碱,再鼓入空气,将水中的氨氮转移到空气中来。这种方法要加碱,加热,且有将污染物氨氮从水中向空气中转移的风险,目前已基本没有应用。
第二种是生化法,生化法又分三种:完全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法。汪晓军认为,这三种生物脱氮法,厌氧氨氧化是最节能、低碳的处理工艺,也是目前理论研究多,而工程应用少的工艺,俗称红菌脱氮技术。
第三种鸟粪石沉淀法。汪晓军介绍,此方法采用镁粉或镁盐,再投加磷酸或磷酸根,与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形成微溶的磷酸铵镁——鸟粪石,从而脱除垃圾渗滤液中比较麻烦的氨氮。他表示,鸟粪石沉淀法必须使用镁或镁盐。
“这个方法中镁与水,或磷酸极有可能生成氢气,氢气遇火会发生爆炸燃烧,进而引染镁粉。” 汪晓军认为,北京交大此次出事故的试验很可能用到了镁粉,因为从照片上看爆炸威力较大,可能是高能量镁粉的燃烧引起。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王政分析,垃圾渗滤液处理实验多涉及厌氧生化过程,中间会生成易燃易爆气体甲烷,生成的气体也是研究的对象之一,“一般会将气体采集到气袋中,不会直接排放在空气中”。
据科技日报微信公号报道,有专家表示,从整个处理流程来看,渗滤液污水是不会爆炸的。一般来说,在厌氧环节会产生甲烷,也就是通常说的沼气,泄露到空气中,一旦浓度超过5%时,遇见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而汪晓军认为,无论是甲烷还是氢气,实验过程中难以大量积累,且气体能量密度低,故爆炸威力有限。
“最重要的是做实验前的安全评估”
近期高校实验室出事故并非孤例。据新京报报道,2018年11月11日上午10时许,位于江苏泰州的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爆燃,致实验室大门炸飞,身处实验室内的多名师生受伤。
汪晓军告诉澎湃新闻,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非常严格,买危险品需申请、导师签字再到学校审批同意。他认为,预防实验室安全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做实验前的安全评估。
“做实验之前,要分析一下会存在哪些风险,然后要了解这些风险产生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如何防止最糟糕的后果产生?如果大家在做实验时,每个人都进行一下这个分析,可能会减缓一些风险。” 汪晓军说。
此外,汪晓军还说,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要做到三级防范,第一级,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方法最好是安全的,从实验材料、方法的选择上保证不出事。第二级,关于设备的安全,根据安全的风险设置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需要有保护系统,如安全阀、防爆蝶等。第三级,是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的操作规范流程。